纯铜的3D打印应用相比钛合金、铝合金和不锈钢等金属确实较少,这主要是由于纯铜在3D打印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。然而,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纯铜的3D打印工艺也在不断发展,尤其是在绿光3D打印方面取得了商业化突破。
绿光3D打印技术利用了纯铜对绿激光(500nm-559nm)较高的吸收率特性,相较于近红外激光,短波长的绿激光对金属且有更高的吸收率,这使得纯铜的熔化变得更为容易,且减少了对打印机光学器件的损伤。由于纯铜对绿激光的吸收率接近40%,大约是常规SLM用红外激光的8倍,因此绿光3D打印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纯铜的3D打印。
在绿光3D打印技术中,纯铜的粉末床熔融是一个重要步骤。通过将纯铜粉末铺设在工作台上,并利用绿激光器精确照射指定区域,实现纯铜粉末的选择性熔化,逐层累加直至完成整个模型的构建。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纯铜部件,并且保留了纯铜的优异材料性能,如高导电性、高导热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。
目前,绿光3D打印技术已经在纯铜的3D打印领域取得了商业化突破。一些厂商已经推出了基于绿光3D打印技术的纯铜3D打印机,并且这些打印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例如,希禾增材就推出了多款绿激光SLM3D打印机,其中包括打印尺寸达350350500mm的中大成型尺寸的绿激光SLM 3D打印机XH-M350G。这些打印机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,为纯铜的3D打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总的来说,绿光3D打印技术为纯铜的3D打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,使得纯铜的3D打印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和可行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,纯铜的3D打印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。
2023年,国内在绿激光3D打印设备商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希禾增材作为国内领先的3D打印技术提供商,成功推出了XH-M160G设备,成为国内首家、全球第二家推出商业化绿激光LPBF(激光粉末床熔融)设备的厂商。这款设备采用了自研的532nm单模连续绿光光纤激光器(500W/700W/1000W可选),实现了超过100% IACS的电导率和超过99.6%的致密度,确保了打印出部件的高质量和高性能。
到了2024年,希禾增材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线,推出了打印尺寸达350350500mm的中大成型尺寸的绿激光SLM(选择性激光熔化)3D打印机XH-M350G。这款设备不仅满足了更大尺寸部件的打印需求,还展示了希禾增材在绿激光3D打印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和突破。
据3D打印技术参考了解,希禾增材并未止步于此,他们还将陆续研发上市XH-M600G、XH-M650G、XH-M800G等大尺寸、多激光产品,旨在进一步拓展绿激光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,满足更多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除了希禾增材外,另一家SLM金属3D打印设备商汉邦激光也在绿激光3D打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。在2024年的TCT亚洲展期间,汉邦激光展示了HBD S400G绿激光金属增材制造设备,该设备的成型尺寸可达400x350x400mm,进一步丰富了国产绿光SLM打印方案。
这些进展表明,国内在绿激光3D打印设备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,不仅提升了国内3D打印技术的整体水平,也为更多行业提供了高效、高质量的3D打印解决方案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,绿激光3D打印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纯铜对蓝色激光(400nm-500nm)的吸收率达到65%,相当于常规SLM用红外激光的13倍。当前,市场范围内尚没有基于蓝光的商业LPBF设备出现,仅有相关研究。
首次报道采用蓝色激光打印纯铜,是由日本研究人员于2020年开展。国内方面,2021年3D打印技术参考关注到华南理工杨永强教授团队将1070nm的红外光纤激光器与450nm的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相结合,实现红外/蓝光复合,既可以打印钛合金、铝合金、不锈钢等常规材料,也可以打印对红外光具有高反作用的金、银、纯铜等材料,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材料不同切换激光器即可。
最新的进展是2022年美国空军“小企业创新研究”(SBIR)授予了蓝色激光专家NUBURU开发一种新的基于蓝光技术、能获得高金属密度、微米级分辨率、零后处理,同时将构建速度提升100倍的新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。很明显这是一台基于蓝光的LPBF 3D打印机,相关报道也指出新的装备同时具有区域打印的能力。2023年,Nuburu与GE Additive签署联合技术协议,同样表达了采用蓝色激光开发区域LPBF设备的计划。
蓝色激光在打印纯铜方面的潜力自然毋庸置疑,从上述进展可以看出,美国正在领导开展基于蓝光的粉末床熔融解决方案研发。
2022年,Essentium与NUBURU宣布合作正在开发基于 送丝的蓝色激光能量设备。2023年5月,相关蓝色激光器已经交付。因此看来,相关设备的研发,还在进行当中。
2022-2023年,加州大学使用送粉式蓝色激光能量沉积3D打印了纯铜材料,并进行了相关研究。
国内方面,3D打印技术参考发现,雷佳增材推出了基于蓝色激光的送粉激光能量沉积增减材设备LASERADD-DED-500H。中科煜宸开发有可选光纤/蓝光的的LDM 4030。上海交大已采用后者装备开展了铝合金蓝色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研究。
除此之外,国家层面似乎注意到了蓝色激光的巨大潜力。在2023年的“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,“制造用蓝光半导体激光器”赫然出现其中,这意味着用于增材制造的下一代激光光源得到了国家重视。
采用电子束3D打印(EBM)纯铜,相比传统激光优势很大。纯铜实际上能吸收80%的电子束能量,但对近红外激光的反射率则达到了98%。此外,EBM运行的真空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铜材料对氧气的吸收,从而可以生产出高导电率的铜。氧气会降低铜的导电性,同时也会使元件变脆。除此之外,EBM能够提供几何自由度、高生产率和高导电性的结合。但是,电子束3D打印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表面质量较差。
3D打印技术参考根据GE Additive于2023年公布的一份电子束3D打印最新发展文件,其提出了一种被称为Point Melt的新扫描方式。这项将于2024年推出的新技术,将原有的线扫描替换为点扫描,并通过精确控制每个点的能量以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,可防止过多的热量传输。实现的结果是零件无论怎样摆放,每个面的粗糙度几乎一致,所打印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分布在RA8-18μm之间,这个数据几乎跟激光SLM打印的零件纵向面一致。
联系人:萧女士
手 机:13572477083
邮 箱:277603825@qq.com
公 司:西安星竹科技有限公司
地 址: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53号蔚蓝国际E座5层B05-11